Monday 21 October 2013

看收藏

我的收藏知识几乎全部来自于电视网络。几个收藏类节目就是我的启蒙老师,他们是《收藏马未都》,《天下收藏》,《寻宝》。

象我这样从小在中国土生土长的人,到了英国那样纯商业唯利是图的地方,时间一久,就不接地气。马未都先生在节目中说过,人的最大的快乐一定来自于文化。这话不假。以前我一直喜欢看“铁三角”电视剧,看完了他们的电视剧再看他们的访谈节目。2011年,我换了限量网,改用无限量网,因为是王刚的粉丝,开始跟着看《天下收藏》,没想到一下子就被这个节目吸引住了。连续两年多看下来似乎若有所获,总结出六个字:时代框架+观复。不知不觉中,遇到任何事情都喜欢用它来作为我的指导我的思维方向。它是一种力量,这种力量既可以说是法宝,准则,试金石,也可以说是一种方法。任何事物都有其一定的框架,文物有时代框架,其他的东西也一样。

卞亦文先生在《天下收藏》中说过:“每一个朝代的东西都不可能超出它那个时代的框架。”马未都先生在《收藏马未都》中也说过:“文物永远有一个框架,历史上它出不去。不可能出了历史这个框架。” 那么反过来说,现在的仿品们也不能够超出现在时代的框架。第二就是观复,看了一遍又一遍。每个人在看的过程中得到多少领悟,就看每个人的造化。勤奋是唯一的办法。马未都们天赋加勤奋,那道行深了去了。我由衷地钦佩那些鉴赏家,他们在精神上审美上能够超越现在,因为古代近代的艺术品在精神上审美上超越我们今天的时代。通过看收藏节目,我有了一个心得,以前人们对于天地间的万物都很尊重,有大胸怀,所以他们画出来的东西惟妙惟肖。对于一虫一草一花一木一鱼一虾都抱以喜爱和尊敬的心态去画画,不因为它们卑微渺小而草率行事,真实地还原天地万物之固有的特征和风采。

在看收藏类节目的过程中,每每觉得有些道理很宝贵,可是过一会又忘了,于是有时便做做笔记。现在不妨整理一下,看看自己记了些什么。

卞亦文:1,民国儿童的时代特征,小孩一般不笑。2,鉴定讲究第一感觉。当你用某种心理暗示告诉自己这东西是好的,用种种借口去论证这东西对那结果往往是不对的。卞亦文老师说话不多,但只要开口,一定言简意赅。《天下收藏》201112月的“书香北京,品味国色,玩痴收藏”,节目中展现了冯其庸先生题字的卞藏脂本红楼梦第十三种手抄本,特别有意思。一笔一划一点一捺真好玩,那一横一竖为什么偏偏要放在那个位置上呢?

王春城:(2013-04-05仕女图)五彩瓷在康熙时期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在中国陶瓷史的历程中也非常重要。记得学徒的时候,师傅说五彩瓷好看,看一个黑彩,其他你都不要看,就能看出真和假。康熙时期黑彩既黑又亮,非常独特。现在也能仿,但色差相比,完全不一样。看那件真的,这么多人物,彼此之间相互呼应,假的人物不多,貌似有呼应,但是人物目光呆板,中国画就在于一种意境。

王刚:攻其一点不计其余。只要一点看着不对,肯定不对。如果某一点上不是那个时代的特色,我退而求其次,晚晴民国是这样吗,如果也不是,无疑就是一个仿品。

马未都:以前的人们在烧造瓷器的时候,他们一定会把内心想要表达的东西坚定地表现出来。根据马先生这一说法,我想每个朝代都有其特定的审美和情趣,以前的人们对于审美有着坚定的信念,他们的信念又都符合事物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一种永恒的力量永恒的美丽。所以任何朝代任何时代,只要是秉承着这种发自内心的坚定的信念进行的创作,制作,随着时间的推移都可以成为优秀的文物。而现在社会上流行的唯利是图不择手段的文化,其实质是一种非常野蛮落后腐朽的文化。

“片白”白明在节目中说过,现在的人的心气和以前的人不一样,浮躁。他说他有“三不看”:元青花,汝窑,珐琅彩。因为此三类现在市场上几乎没有真的。白明的话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在看某现代电视剧的时候,我突然发现,背景道具中有许许多多瓷器。它们有两大特点:一油乎乎,二透着时髦的气息。新仿的东西如同井喷,其渗透之深之广,超出我们普通老百姓的想象。明明是个假东西,偏偏有人抢着买。

真代表着生机,假意味着穷途,认识真相使我们得以生存,被假象迷惑则误入歧途。英文中真理和真相同为一个词Truth,真理和真相最终给予我们的是生存生机,而谬误和虚伪带来的一定是失败和痛苦。20121021日《天下收藏》非常好,正如苏乙先生所书:“真中求珍”。一件晚明青花人物大盘,藏宝人2011年从美国康涅狄格州的一个小拍卖会上购得,报价十元至十万。鉴赏家意见:青花福禄寿人物纹盘,画工凌乱,画面构图呈现代绘画风格,经鉴定为具有一定水平的仿品。主持人讲述历史论崇祯,藏宝人坚定不移说感悟,精辟:“一个国家发展的动力是创新,但是人类最终生存的基础是真实。”

大伙看出这藏品不真。麻辣评审晁丰评论:在一件东西上,如果发现了很多的信息,比如说跳刀痕,有明代特征,有雍正特征,有永宣的梯形足,一会儿又外销瓷。在收藏过程中,不能抓住一点觉得好,就说这个往那边靠靠也对,往那边靠靠也对。你得看哪点不对,如果这一点不对,这东西就是否定的,假的。不能自我地往这靠靠,往那靠靠,这样的话容易走到那种死胡同。

王刚质疑:一件东西怎么好几个朝代的特点都集于一身呢?

英达:市场上东西能卖出去,就是因为讲故事,现在这故事都讲到国外去了。

王刚:为什么故事讲到国外去呢?因为假东西流到国外了。那些前些日子从景德镇费力吧劲拉出去的,又被中国人把它们买回来了,当真品甚至当珍贵文物来向大家展示。

第三件晚明青花人物故事简瓶,赝品:青花人物象腿瓶,造型较精准,但绘画风格过于拘谨,青花发色缺少层次,釉面过于亮白,器底有明显人工做旧痕迹,为现代仿品。

翟健民:2000年以后开始有仿品,那时候可以说是一眼假,几乎不用上手。因为它的分水颜色,内部的做法,那种手工艺,很容易看出来。但是现在不断提升高仿技术,所以现在很接近。崇祯年画草很喜欢画人字草。

翟健民辨假讲究辨认细节,细致,精确,严谨。

王春城:大家都在看瓶里边,应该看这个旋纹是不是自然,自然拉坯一定是连贯的,如果不连贯,这件东西一定要慎重。从工艺的痕迹,也能辅助我们来鉴定。

我看筒瓶上的人物,觉得他们的表情比较圆滑,细琢磨似乎还能听到嘻嘻哈哈的嬉笑。过去画的人物相对地少圆滑,多敦厚,真性情。

也喜欢看《寻宝》,藏宝人各式各样,人生百态,宝贝各式各样,目不暇接。什么样的赝品假货都逃不出专家们的法眼,牛!听专家介绍最好有具体参照物,不然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认识自己的不足才会用真正的进步。(2013-10-16)



Sunday 13 October 2013

山口百惠Momoe Yamaguchi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大地的外来歌曲铺天盖地。那时候我十几岁,听山口百惠唱歌,只能听一个热闹,分不出她与别的歌手有什么本质的区别。时隔三十年再听山口百惠,才知道她出乎其类拔乎其萃。自从1980年她谢幕至今,全世界还没有第二个女性歌手可以与之媲美。

山口百惠的歌声象诗词象小说,有韵有景有情,清澈宁静真诚真实。如果你不迷恋刺激和浮躁,铅华和虚荣,不追求既炫耀又颓废的“贵气”“贵族”,你一定会欣赏山口百惠,东方气质,明亮平和细致大气。

有的电视节目主持人说这个那个女演员比山口百惠更漂亮,这说法不能够使我信服。山口百惠站在歌唱和表演的巅峰,后来的翻唱者大多太浮华太矫情太夸张,追求歌曲的极致与新颖,追求名和利,过犹不及。山口百惠对歌曲的速度把握得非常好,雍容大度,她的精神状态稳定,很自信很踏实不虚荣不装腔作势。相比之下,邓丽君等等的内在气质不如山口百惠明亮坚强。没有贬低邓丽君的意思,小家碧玉,轻柔妙曼,风格统一,认真敬业。但我还是更喜欢山口百惠,东方式的凝重和整洁,没有阴霾,没有颓废,没有多余的媚态,没有刻意的性感。山口百惠的风格不是无根之花,无源之水。与她同台演唱的男歌手也很凝重沉稳,也许在日本,人们比较喜欢严肃内秀的气质吧。

歌如其人,山口百惠歌曲最不一般的地方是质朴。我想不管是音乐家哲学家,还是普通老百姓,人的最好的内在气质是端庄凝重,最好的品格是去伪存真,诚实。而山口百惠恰恰就是这样的人。她理性明智,急流勇退,好比美丽的百合花,悠然幽然自由率性在山谷开放,不在名利场中浸淫,不贪婪不自我膨胀。当今世界,有几个人几个歌手比得了山口百惠?
(2013-10-12)

《追捕—电影传奇》 君よ憤怒の河を渉れ

三年前曾经看过央视崔永元《电影传奇—追捕》,一直耿耿于怀,无论如何忘不了该片导演佐藤纯弥的访谈节目: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今特做此记录,以自勉,共勉。

佐藤纯弥:“二战结束的时候我正好上初中,之前受到的教育是人活着要为国家做贡献,在战争的时候为国家去死,所以我们根本不去想能不能活到二十岁,估计不能。等战败了,美式教育被移植到日本,突然之间,人好像应该为自己活着。原来活着是为了死,现在活着是为了活,简直不知道该怎么办。小时候的经历,到长大了才能看出影响。等我长大了,拍电影了,我就想:个人和国家到底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是不是为了国家,个人就得牺牲一切?能不能相互融合相互接受,这一直是我当导演拍摄时的一个主题。比如这个电影,国家为了掩盖自己的错误,把一个人整得很惨。电影的日本名字不是《追捕》,而是《跨过愤怒的河》,检察官杜丘确实掉进了一条莫名其妙的河。追捕开始。

矢村警长,当然首先是要追捕犯人,这是工作,但是他慢慢地对杜丘有更深的了解,开始把杜丘不作为一个犯人,而是作为一个人来看待的时候,他产生了很多疑问,以至于最终和杜丘联合起来。这也是一个个人和组织的矛盾,警察和警察机构的矛盾。

真由美的父亲包涵了我自己的感情在里面。因为我父亲在二战的时候,他也参加了反对东条英机的一些政治斗争,受我父亲的影响,我觉得他带有一种正义的东西,和邪恶的权力做斗争。我在刻划真由美父亲的时候,带有一定的对父亲的感情。”

“我自己对国家和个人的关系感兴趣,象这个电影,国家为了掩盖自己的错误,把一个人整得很惨,牺牲个人,我认为国家和个人的确就是这种关系。国家为了自己的利益来牺牲某一个个人,这跟我自己的想法是一致的。结局好像是英雄抱得美人归,大团圆。当时的寓意是,他们从警察机关走出来以后,在日本权力象征国会议事堂前面走过,象征着如果这个国家下一步还想抹煞个人对于它的威胁,还对个人进行迫害是不行的,带有更深的含义。”

歌声中,真由美和正在竞选北海道知事的父亲,无条件地解救了被追捕的杜丘。杜丘(高仓健)第一次驾驶飞机,甩掉上百名警察,飞越辽阔大海,完成了所有男子汉的梦想。

很多中国人在《追捕》中第一次见到了蛤蟆镜,私人飞机等等,但刺激最深最恐怖的是唐塔的AX,这是科学家唐塔发明的最新结构的一种中枢神经阻断药,使人丧失大脑的正常思考功能。终于横路敬二千呼万唤始出来,已经被变成了植物人。我想这正是甘地所阐述的:“没有人性的科学,没有道德的商业”。

19251022日甘地在周刊《青年印度》上发表了他关于现代人类社会七大罪恶:“没有人性的科学,没有道德的商业,没有良知的快乐,没有劳动的富裕,没有是非的知识,没有牺牲的崇拜,没有原则的政治。”

春江水暖,寒鸦先知。日本就是那只寒鸦,对于世界形势的认识和把握有着极其独到敏锐的地方。日本可以说是一个学贯中西的国家,难能可贵的是,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始终坚守自己东方的特质和优点。日本是一个坚守的民族,同时又是一个进取的国家,非常善于学习西方的技术,青出于蓝胜于蓝。80年代初引进的几部日本电影,实在是外国电影经典中的经典。因为它们反映的东西真实深刻,细致准确地刻划了现代社会深层次的矛盾和黑暗。《追捕》,《人证》,《砂器》,《望乡》,从各个角度告诉我们真正的现实的世界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那时候大家看《追捕》,万人空巷。人们津津乐道的是影片中的爱情和时尚,比如服装发型等等,对这些轻松而时髦的东西趋之若鹜。但是如果当年有人能够向大众更深地解读影片的内涵则善莫大焉,至少可以引导象我那样十几岁的青少年,不要把目光局限于时髦什么的,而应该就影片作更深的全面的的思考。

时隔多年,央视推出崔永元的《电影传奇》,让我们再一次回顾经典。导演佐藤纯弥的谈话给我留下来极深的印象,帮助我对影片对社会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和理解。这就是我为什么喜爱中国电视节目的原因,很多节目在普及知识方面比一些先进的国家做得好,好出许多倍。某些所谓先进的国家,其实他们很多的电视节目也不过是些个愚民的玩意儿,充塞着数不尽的假大空,空虚的娱乐,胡里花俏,消费,谎言,放纵私欲,没有严肃没有真理。中国电视目前虽然也泥沙俱下,但仍然有着“有教无类”这样先进的永恒的理念在传播在坚守。有许多贤达人士在电视节目中真诚向大众传道授业解惑,令我受益匪浅。(20131010


Friday 11 October 2013

看王朔说金庸

在网上看到王朔先生曾有文章批评金庸,有意思。说起金庸武侠小说,那叫一个火,书迷无数影迷无数。数月前,我一时兴起,涂鸦了一篇不崇拜金庸论,写完随手置之一边,如今有人站出来,便忍不住跟帖。想来金庸先生不会知道,倘若知道了大概也就一笑了之。的确,村妇之见。

有人曾经把金庸小说与《红楼梦》作比较,要我说,《红楼梦》如同一座天然高山,博大精深,气象万千。山上有参天大树,有匍地小草,能隐藏盘古的灵石,也能容纳砍柴的樵夫。金庸武侠小说与之相比,就是园林中人工雕琢的假山,精工细作,美轮美奂。适合于有闲情有闲钱有闲空,逛后院喝香茶的人们品味与玩赏。

有人问金庸去剑桥读书是否与徐志摩一样,老先生闻言大怒:“徐志摩是旁听生,我是正规的博士生。”是的,有报道为证:金庸是第一个打破剑桥八百年记录的人,是剑桥在校生中年纪最大的人。金庸说他自己一生受徐志摩影响,其影响就是让他从小立志上英国剑桥大学。

金老先生那个之心何其重也,何必以学历论英雄。边写边看央视《寻宝》节目,专家王立军先生说自个草台班子出身。但在我等观众粉丝看来,王老师快人快语,棱角分明,火眼金睛,辨真识伪,不比哪个博士生差,功夫在诗外。课桌外有大学问,旁听生里出奇才。毛泽东在北大也是个旁听生,武侠小说里不是说少林寺里烧饭师傅武功第一吗?谁要标榜自己比徐志摩留学留得更正宗更高明,管他是真还是假,这话我偏不爱听。

昨天我冒着大雨到烟霞岭下访桂
南高峰在烟霞中不见
在一家松茅铺的屋檐前
我停步
问一个村姑今年
翁家山的桂花有没有去年开的媚… …

村姑却回答:这里就是有名的满家弄,往年这时候到处香得凶… …才子不亢村姑不卑,短短一首桂花诗,其洒脱的韵味和质朴的情怀令读者经年不忘。

徐志摩的诗经得起反复默念吟诵,历久弥新。我个人以为徐志摩作品以及同时代的民国文学作品,其精神境界等等方面都超越金庸小说,武侠小说的巅峰是《水浒》。

中国五千年历史的脊梁骨不是位高权重的权势者,而是文人贤人或者兼具文人贤人精神的帝王将相。我认为最好的文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民为贵君为轻”。近现代民国文人,诸如鲁迅,老舍,沈从文等等,也都能够超越自我,哀民生之多艰,具有真正的人文主义精神。

电视节目中有人叨叨,说中国自从春秋战国以来就没有精神贵族,这叫什么话?任何一个不欺诈他人,不损人利己的人在精神上都是贵族,中国五千年来精神贵族不要太多噢。我想鲁迅老舍们大概都不屑于标榜自己为精神贵族吧。

最坏的文人有哪些,一下子我还想不起来,但文人变坏一定与名和利有关,与权和势有关。最坏的权贵那就太多了,数不胜数。不好不坏的文人最多,有时洁身自好,有时明哲保身,只扫自家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只关注自我,不超越自我。

金庸小说是电影电视剧的宠儿,是娱乐小说,寓侠义和情爱于娱乐的娱乐文学。数不清的风花雪月,爱不尽的软玉温香。搞得象贾宝玉似的,姐姐妹妹繁花簇锦,锦心绣口极其风流,却少了贾宝玉的温和与悲悯。书中的侠客也正义凛然心向佛们,却缺乏贾宝玉深刻的现实主义批判精神。小说文字华丽行文华丽,但是如果以此为语文范本,则使人不能信服。小说描写了一个又一个情爱模式,与其说爱情不如说纵情,那个韦小宝更是娱乐至死的无厘头典范。金庸小说中的男女情爱比较平面化,每一位男女主人翁或次男女主人翁都有缠绵悱恻的纠结。《红楼梦》人物爱情和情感故事立体饱满,全方位表现了男女之情也受到社会和 他人的影响与冲击。

看武侠小说,尤其是武侠言情小说,就像吃醉饭喝醉酒,不小心便于健康大大不利。所以最好先打预防针,而最好的预防针之一就是孔庆东老师的“评金庸”,可以从正面也可以从反面进行解读。我猜测如果金庸老先生看到这里,一定又大怒:我的饭是好饭,酒是好酒,你自己吃撑了喝醉了与我何干?

武侠小说另一个特点,人物众多,价值观念众多。虽然有侠义这杆大旗,但在此大旗之下各路豪杰都有自己的小旗和招牌,各人的路数千奇百怪,令人生阅历不深的读者眼花缭乱。象我这样无知的人读这类小说不妨先看看别人的阅后感和评论,以免误入歧途,造成思想混乱。艳俗的武侠小说其思想性文学性,历史价值以及人文主义精神远远比不上《卖炭翁》,《岳阳楼记》,《狂人日记》,《四世同堂》等等等等。

欣赏孔庆东老师对于鲁迅的解说和评论分析,另外说鲁迅说得非常好的是陈丹青老师许子东老师。鲁迅是中国封建王朝以后划时代的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是现代中国文学的里程碑。

什么是侠?孔庆东老师说得好,普度众生是侠,与人为善是侠。在我的心目中,侠并不一定身怀绝技飞檐走壁,如果你有佛心善心真心,你就有侠义之心,你也是大侠。 (2013-09-04)

白绒绒

宋朝人生活水平高,同时也经历了安史之乱,“人烟断绝,千里萧条。”“由是祸乱继起,兵戈不息,民坠涂炭,天所控诉,凡二百年。”所以宋朝人说:“宁做太平犬,不做离乱人。”有谁比我更能够体会离乱之苦难呢?回答:“苛政猛于虎。双重标准,丧尽天良,无德无道。”

我于2009年3月从中国退回英国,稀里糊涂地被裹挟在黑暗之中,熬过了四年有余,现在想来统统浪费,追悔莫及。这期间,社会上唯一对我抱以真诚态度,正眼看我的活物只有狗。我的朋友是四个狗,第一个是浑身长着乳白色长毛的拉布拉多小伙子白绒绒。那时候我租住在伦敦肯辛顿SW7区RG街19号C屋,一间极其无聊破败的小屋,位于一楼楼梯口,十六平米,室内装修与布局还停留在狄更斯的贫民窟时代。楼梯口还有一个门,与我的门90°相隔,紧密相连,但是门后的风景却大不相同。全新装修,占据一楼以上全部空间,共三层,2010年年初卖给了一位瑞士女继承人,她就是白绒绒的主人。她爹是一德国商人,靠卖巧克力糖果和饼干发了大财。后来移居瑞士,还搞了一个青少年基金会以及生物研究所,在伦敦郊外有一个马场,2009年去世,生意和产业大部分留给了儿子,小女儿在伦敦市区买了这房子。

2011年早春的一个下午,我象往常一样在屋子里发呆,忽然听到楼下大门响,有人进来了。一阵轻快的脚步声传过来,紧接着啪啪啪有人闷声敲我的门,听声音和节奏没有凶煞之气,于是我打开了房门。一看,呀,是一位个子高高的漂亮大狗,它紧贴着门,伸着圆头圆脑白绒绒的大脑袋,一个劲地往我跟前凑。我吃了一惊,但同时心里立刻就喜欢上了它,它神态憨厚,散发着一股赤子的热情和纯真。我弯腰伸头和它对视,突然听到它的主人喊了一声,我和白绒绒都吃了一惊。那声音又说道:“它很友好的。”我想这话是对我说的,我转头与她打招呼,她说这是一个拉布拉多男孩,刚从瑞士老家来到英国。后来的一个多月里,每星期两到三次都有狗公司的人来把白绒绒带到外面去遛弯散步,每次回来,他都会用尾巴啪啪啪啪敲我的门。我熟悉他轻快的脚步,呼呼的喘息,敲门的动静,他个子不小但神态象个小娃娃,身形彪悍却披着娇滴滴白绒绒外衣,有点笨头笨脑傻里傻气非常可爱。他给这个死气沉沉,对于我来说简直称得上是恐怖狰狞的地方带来了生气和温馨。

没想到一个月后就再也听不到白绒绒用尾巴敲我的门了,问起他的主人,她说他回瑞士去了。白绒绒不习惯在英国的封闭生活,马路上的汽车尾气和嘈杂等等他都不喜欢,动不动就抑郁难受生病,所以他被送回瑞士了。再见可爱的白绒绒,希望你在瑞士快乐活泼健康。

到了2012年10月,我搬到伦敦东南外的肯特郡C镇Canterbury,又遇见了向我亲热示好的活物,是三个狗大黑小黑和小白。他们的主人是俩肄业的中国留学生,住在我房间隔壁,很凶恶很势利,与这两人相处的两个月度日如年,赶紧又搬家。但是狗们却很真诚,跟狗们相遇相伴相识的时时刻刻,我才感觉到尊重和被尊重,还有快乐和纯真,没有歧视、偏见、欺压、欺骗、掠夺。说什么狗眼看人低,怎么会有狗眼看人低呢?分明只有人眼看人低。
(2013-09-20)

迷失的鼓楼和塔山

二十号看了经常浏览的博客才知道中秋不但来了,而且过了,若有所失。去当地中国小超市买了一盒月饼勉强过了一个迟到的节日。晚上收拾东西,拣出几张DVD,有《水浒》,《爱情麻辣烫》等等,这些是多年前我在中国买的。现在看中国电视剧再不必辗转各处买DVD,网上一点全都有。

在网上再看电影《爱情麻辣烫》,看到徐静蕾饰演的林雨青手端一锅豆浆油条面对一栋又一栋相似的高楼不知所措,我深有同感。不止一次,我也是这样无助无奈地失去朋友的。三十年前,我的好友同班同学杨勋中学毕业后,就跟随父母去了省城南京。不久杨勋回来看我,接我去玩,我才知道他们一家三口住在夫子庙旁边她外婆家里。那是一座江南风格老式房子,二层楼,回字形,院子里有天井,楼上楼下的门前有着木头长廊。杨勋家住在二楼东北角,下午的太阳温和地照着她家的前门。八十年代早期各地各处有很多老街道老房子,它们看着相似却各有特点。个性不张扬但鲜明生动,于不知不觉中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不会使人迷路。之后多次我去南京,每每都到夫子庙那儿找杨勋。那时候习俗比较老土,不打电话不发短信,直接敲门就到人家里去了。

1985年秋天,我去她家,这回她外婆告诉我杨勋一家搬走了。她外婆打了电话,天快黑时,杨勋来了,带我去她的新居。一路上,她向我介绍着沿途的各个景点。从巴士上下来,她指着一栋高楼对我说:“这是金陵饭店,你下次来,就在这里下车,这里是鼓楼。”我们走到一处正在施工的六层楼房,从它旁边走进去,楼房后是一片空地,再往后是一排排六层楼房。她领着我进楼上楼,她父母都在,大家一起吃了晚饭。晚上杨勋妈妈跟我们聊天,说了一句话对我触动很大,她说:“你们俩个,加上王新伟都没有考上大学啊。”王新伟杨勋与我是班里的“三人帮”,当时王新伟的爸爸是县里的副县长,1984年调到镇江,所以她们全家都去了镇江。第二天,杨勋送我去车站,叮嘱道以后来南京就到鼓楼这里找她。

1986年夏天,我离开江苏,临走前我去找杨勋,想与她道个别。到金陵饭店下车,兴冲冲凭记忆找到那个六层楼房,脚手架已经拆掉了,在它面前竖起了一块与楼差不多高的广告牌。我从广告牌旁边走进去,后面是一片简易平房,当地人俗称“夹皮沟”。我心里开始犯嘀咕这地方对不对呢?我走到那一排排六层楼跟前,其布局似是而非。我循着记忆上楼按门铃,开门的是一个我从来没有见过的人,屋子里的摆设也不一样,一问却不是杨勋家。这下我犯糊涂了,思来想去,仍旧不能锁定这一群楼里,哪一家是我所要找的。我到夫子庙杨勋外婆家,却见人去楼空,邻居说杨外婆也搬走了。当时我的失望和无奈难以名状,这是我生平第一次因为迷路而失去了朋友。没想到多年以后,同样的事情再一次发生了。

1999年,我在国内的一个合作课程进展不顺,于是打算退回英国。临走,又想与朋友道个别,朋友住的地方有个别名,叫塔山,但知道这个名字的人不多。象以前一样,我找到了公认的固定地标,凭记忆往前走,走着走着就迷了路。一眼看过去,高楼们几乎一模一样,如果事先没有写清楚几区几楼几号,象我这样的乡下人很难凭记忆找到准确的地址。因为迷路我又一次失去了朋友。(2013-09-24)

Vitas维塔斯

唱好一首歌比较容易,有天生的好嗓子,善于模仿就能做到。但是要唱好一系列歌曲,一首接一首唱下去,迸发出一道又一道光彩,唱出自己的风格,不容易,需要有非常的精神和意志作为后盾。Vitas就是这样一位既有好嗓子又有内在思想的歌唱家,正如俄罗斯人所说“他是人民的歌唱家”,他把美的力量传递给喜欢听他歌曲的每一个人。
前些日子看节目“音乐传奇Vitas”,一位歌迷对Vitas的评论被反复引用,在此我不妨也引用一下:“一位来自俄罗斯的音乐精灵,一位上帝精心创造的艺术家,拥有美妙的嗓音,无暇的容貌,脱俗的气质以及清泉一样清澈而源源不断的创作才华。他的高音超凡脱俗,清澈明净如同云鹤特立,而且具有不可思议的力度,能够轻而易举地令人过耳不忘,中低音婉转悠扬温柔似水,直击人们心灵最温暖最柔软的角落。”

Vitas舞台风格风流倜傥同时静若处子,纯朴直率,如果你正处于一种困难的状态,我相信你一定会喜欢Vitas,喜欢俄罗斯歌曲。Vitas超越了近半个世纪以来世界上的大部分歌手,因为Vitas的歌声表现了大爱,哪怕你是最卑微的下等人,你也能够从他的歌声中体会到情感的尊严以及人性的尊严。Vitas毫无疑问是当今世界上必不可少的一股清澈的激流,完全不同于那种你常见的市面上的装腔作势浮华喧嚣。不是那种什么你爱我侬虚情假意,为赋新词强说愁,为显才气强作诗。那些哼哼哼哼的旧的新的歌手,搔首弄姿,空虚贫乏,只有铅华和油垢,令消沉者更消沉,空虚者更空虚。他们所唱的歌,比较适合于什么所谓贵族的或者有钱们有权们消遣。普通的老百姓只要接连听上它们三遍,一定会感觉精神涣散,意志消沉,甚至麻木不仁。Vitas唱歌如果仅仅是飚高音秀技巧那也就平淡无奇了,有的人追时髦也喜欢模仿一两首歌飚高音,但是他们却模仿不了Vitas静若处子的气质。

Vitas不是一个炫耀自己高音的歌手,他用高音表达他的爱。2010年春天我第一次听他的歌,偶然在电脑上看到有人推荐什么海豚音,出于好奇我点击听了听,很好听。找出带字幕的又看了一遍,歌词写得太好了,使我对Vitas有了新的认识。真正开始听他一系列歌曲的时候是20132月,也是偶然看到他的《星星》,很美,歌词写得动人心魄。于是一首首听下去,我看到了一位伟大的歌手,伟大的诗人,伟大的艺术家。

Vitas歌曲一定要注意他歌曲的歌词,优美深刻,表达了人生的真谛爱的真谛。首先因为有了这些阳光灿烂的歌词,才吸引了象我这样不大爱听流行音乐的人也为之着迷,再配上他的歌声和旋律,帅呆了。近十多年来国外国内的流行音乐歌曲就象被污染的河面上的油腻,在白天的光线下反射着五光十色斑驳的油彩,只是这样的河水吃不得用不得。油乎乎的歌,听一遍一层油腻,听多了就是厚厚的油垢。相反,Vitas的歌曲却有一种净化的力量,一层层渗透一层层净化,象甘泉象水晶,清冽透明。

网上有人把Vitas与猫王以及麦克杰克逊相比较,我认为没有必要。Vitas风格浪漫思想深刻视野广阔,很多方面超越了猫王和杰克逊,希望Vitas不要学那两位歌手在唱歌生涯的后期堕落于虚荣空虚的精神世界花花世界。

Vitas的歌声让我听到了自己的心跳,他的音律的节奏与我心跳的节奏一模一样,使我感受到自由和快乐。也许,是我的心跳与Vitas的歌声一模一样,管它呢。就让我们的心声随着Vitas的歌声随着轻风随着狂风一起奔跑,在暴风雨中飞翔。真没有必要去寻找美丽的辞藻来赞美他,正如Vitas所歌唱的,我就是你,歌声是你也是我。

语言是桥梁。如果没有我的母语中文的帮助,我无法理解Vitas唱的是什么。当歌词被一句句翻译成中文,缓缓展示的时候,就象清泉流过了荒芜的沙漠。为了读这些歌词,我一遍遍地看Vitas的视频,中文歌词配上音乐和歌手,一切的一切,唤起了我对童年对青年对青春对生命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感受和苏醒。渐渐地,中文歌词的内涵与Vitas的歌声音乐完全融合在一起了。从20132月开始听Vitas,到现在,不妨顺其自然,不必对照中文翻译。

2003莫斯科演唱会是Vitas第一个高峰之作,《歌剧2》压轴。鼎力之作《星星》,《妈妈》,《微笑吧》,《我从来没有爱过你,我就是你》,《难以接近》,《多年以后》,《心跳》,《占卜者》,《我多么爱》,《别人的忧伤在哭泣》等等。而《第比利斯的雨》,据说是Vitas在十几岁的时候自编自唱的一首歌,但是音律很成熟。歌词意境深沉,一定是一个懂生活有丰富情感的人所写。整个演唱会风格经典纯正,低调而不低俗,简单而不简陋,从头至尾两个多小时,一气呵成,令人忘记了时间的存在。每一首歌之间的衔接严丝合缝,没有光怪陆离的霓虹灯大屏幕,没有性感煽情的报幕员,少了点什么呢?少了俗套少了多余的铅华,但正是少了这些才使得演唱会多了许多风采和渗透力。

演唱会中,出其不意地上来一位其貌不扬衣着乡土的中老年女歌手,她与Vitas同唱一首歌,没想到她一张口,一串音符在飞扬,音律之浑厚纯净令人心跳迷醉,我脑海中出现了一个词:母亲。她的歌声给我带来了母亲的美丽和力量,自由和慈爱。母亲,我的爱的源泉,祖国是我的母亲,我多么惭愧。

Vitas2003年莫斯科演唱会成功之后并没有停止不前,接下来的一首首歌曲,一点也不比他的成名作《歌剧2》逊色。《鹤之泣》,《说你爱着》,《俄罗斯海岸》,《拉美莫尔的露琪亚》,《牙买加》,《云雀》,《爱我吧》,《天鹅的忠诚》,《永恒的吻》,《那些冬天哪里去了》等等。歌曲歌词写得棒,思想深刻,意境广褒,真情实意。

201110月,Vitas北京演唱会《说你爱着》,唱了一首新歌《柔板》,堪称爱情的史诗。每一个音符,每一个字母,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柔中带刚,坚定自信阳刚,充满了男子汉魅力。歌唱爱情同时超越爱情,这就是Vitas的风格。你可以说他在自我表白,也可以说他在倾述,这就是艺术的魅力,与你共鸣。正如一位网友所评论的那样,Vitas是一位忠于生活忠于音乐的艺术家。

欣赏他演唱《柔板》时穿的服装。立领,排扣,是传统的从欧亚到日本都一直流行的经典式样,与中山装相仿。只可惜近三十年来,这样的服装已经被大部分中国人遗忘了。忘掉的不仅仅是一种服装式样,更是一种真正的现代化的文明和精神。

也欣赏Vitas唱的《小河淌水》,不拘一格,唱出了自己的风格。唯一不足的是他对于中文的辅音咬字还不太清楚,他拎清楚了中文元音的发音,很准确。如果能够把元音之前的辅音把握住,效果一定会非常好。

在俄罗斯,无论男女老少都喜欢听Vitas唱歌。有人说他的歌声具有魔力,可以治病可以安神。我想Vitas的魔力就在于他歌声的纯净和力量,可以让聆听者拥有一双隐形的翅膀,自由地飞翔。如果上苍问我要什么样的嗓音,我一定要浑厚而嘹亮的歌喉,我要唱Vitas唱过的歌,每一个音节,每一个旋律,每一个词语,再现Vitas的每一个舞步,每一个微笑,每一个凝视,而我歌唱的目的只有一个,为了你,为了说三个字,我爱你。



《姜戈》Anna’s review 《Django Unchained》(1)

很多年以来,我厌倦好莱坞电影。20132月,勉强地被动地在电脑上看《姜戈Django Unchained》,出乎意料,很惊讶很佩服。之后,又下载了蓝光版,一连看了三遍半。《姜戈》的一切都那么真实,每一双眼睛每一棵树都在向你述说着它们的故事。你可以给每一块石头写特写做传记,你又可以什么也不写什么也不想,任凭画面在你面前倾泄铺展,你尽可以让思绪信马由缰,自由漫步,随意飞扬。

不得不说,昆汀的《姜戈》以及李安的《少年派奇幻漂流》是一场电影风暴,是新的里程碑,这两部电影就象两根支柱,把好莱坞这块牌子又重新矗立起来了。值得去电影院好好瞧瞧。

我个人以为,看《姜戈》必须抛弃我们原来固有的一些评判习惯。用功利的自私的娱乐的标准进行衡量,剧中情节和剧中人物的许多行为令人不可理解。但是,如果你换一种思考方式,从历史的真实角度,从现实的真实角度,那么你一定可以看到更多的东西,也更能够理解《姜戈》之所以是《姜戈》的原因。

我想《姜戈》与《少年派》一样,也有明暗两条线。两条线巧妙地交织在一起,合情合理。明线是手段是方法,英雄救美人。假如电影讲的仅仅是这个,解救的办法有“五千个”,无须昆汀劳神,观众可以替姜戈率先想出四千五百。绝对消费不了一万二千美元,也不必任何人作出牺牲。暗线则讲述了各种残酷真实的事实。我认为昆汀Quentin Tarantino拍《姜戈》,用的尺度是历史是现实,任何与之不相符合的东西,都靠边站。如果说历史给昆汀发了一张考卷,《姜戈》则是昆汀交上去的答卷。

说到昆汀的暴力美学血腥画面,是不是这几个字的字里行间隐藏着另外的意思?是不是昆汀的思想层面的某一种思考?我想起了鲁迅先生形容陈独秀的话;“假如将韬略比作一间仓库罢,独秀先生的是外面竖一面大旗,大书道:‘内皆武器,来者小心!’但那门却开着的,里面有几枝枪,几把刀,一目了然,用不着提防。”

不妨让我们一起从以下几方面来看看这部电影,场景,人物和语言,音乐,幽默,合乎逻辑与不合乎逻辑。

影片一开始,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苍茫大地上一望无际的石头。我脑海中立刻跳出两个字,Heaven & Earth。天高地厚,石林丛生,鳞次栉比。有的高垒成山,陡峭崎岖;有的遍撒原野,落地生根,变成了坚固的磐石。它们已经经历了千年万年的烈日风化,沧海桑田。虽然被岁月磨去了棱角,但是其内在的坚强本质和浓厚色彩却没有改变,你依然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它们曾经的桀骜不驯。它们在白天的烈日下滚烫如火,在夜晚的寒风中冰冷如铁,没有碧草亲密相伴,只有沙砾和荆棘跟随其左不离不弃。

Quentin昆汀把大自然的奇景一下子在我们面前展开,同步出现的是钢一般冷峻热烈的吉他伴奏,弹出了岩石的音律,弹出了昆汀的心跳。而激昂的歌曲的第一句话正是,天地之间深沉的询问:“Django, have you always been alone? 姜戈你总是那么孤单吗?”

雄伟赤裸的一堆石头旁边正在行走着雄伟赤裸的一队黑人奴隶,他们赤着脚拖着镣铐锁链,每个人的背上鞭痕累累。“啪!”鞭挞之声骤然响起,歌声却依然在天空盘旋缭绕。Django姜戈,听见了吗?天使正在为你歌唱!

…待续,炉子上正在煮泡饭,我去拍个黄瓜炒个鸡蛋番茄先。

《少年派奇幻漂流》Anna’s review 《Life of Pi》(1)

一大群美丽而独特的各类动物在画面上一一闪过,这是不是好莱坞的老一套,用视觉效应吸引人?一湾水,波光流动中,李安的名字随着波浪缓缓摆动,顺水飘然而过,惊鸿一瞥,我开始想这个导演真有点奇思妙想。然后一个又一个宗教话题,唉,那是不是说教的又来了?接下来少年派一个人在海上漂流,克服艰难困苦,与恶劣生存环境进行搏斗。这时候我认识到,《少年派》不是常见的忽悠大片,它正在向世人表述着某种严肃而真实的东西。欣赏电影中“妈妈”讲的童话故事,“雅修达质疑小黑天吃土,小黑天回答说没有,他张开嘴巴,雅修达在黑天的嘴里看见了整个宇宙。”

海面如镜。大海全方位地清晰地折射着天上的一切,蓝天朝阳云彩霞光,天堂的大门打开了。老虎、少年派、小船停泊在大海上,停泊在天空上,地理限制时光限制空间限制,种种束缚统统不存在了。天地人融为一体,这是神的境界。

李安不显山不露水。就在我们为美景所倾倒的时候,少年派投出了一个空罐头,它落在海面上,激起了一圈又一圈涟漪,这由内向外扩散的波纹把我们拉回到现实世界,很清晰,天还是天,海还是海,派还是派。掷出的纸条上写着:“My name is Pi Patel, I have been in a shipwreck, I’m on lifeboat alone, with a tiger, Please send help。我名叫派·帕特尔,我遭遇了船难,我独自在救生船上,还有一头老虎,请派人救援。 ”他把信封入空铁罐,投向远方,希望有人收到看到他的呼救信。派的信与我的信,以及我的经历何其相似。说得更深刻一点,派的人生不仅折射着个人的人生,也折射着一个社会的人生,一个民族的人生,乃至于一个国家的人生和轨迹。

老虎和少年派默默地遥望黑夜的天空,我也与他们一起看星星,亦步亦趋。正如庄子所云,“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夫子驰亦驰,夫子奔逸绝尘,而回瞠若乎后矣。”此时,我已经完全进入了李安的电影世界。老虎和少年派低头看大海,海里繁星密布,远远近近高高低低各不相同,我心中的阴霾一点一点地消散。我的心跟随着老虎少年派,在星星与海洋,在天与地之间自由翱翔。

小船,少年派和老虎漂到一个小岛,我想大家肯定与我一样,大大的松了一口气,漂流总算是结束了靠岸了。晚上,月黑风高,狐獴们胆战心惊,老虎逃回小船,小岛的种种诡异凶险如同冰山一角渐渐浮现,神秘的面纱悄悄揭开,树叶里居然也有一颗悲催的牙齿。这小岛是食人岛,白天里表面上风平浪静熙熙攘攘,暗地里偷偷吃人。

没奈何继续漂流,漂流的旅程横跨太平洋,终于漂到了墨西哥海岸。

日本船航公司派人来询问情况,我想这就是一般的例行公事罢。说着说着,说出了一个令人一头雾水的故事,等到雾气散开,我的内心深处平地起惊雷。啊!原来是这么回事。《少年派》与《1942》异曲同工,说的都是吃人的故事,表现手法截然不同。“这人肉的筵宴现在还排着, 有许多人还想一直排下去… …”

少年派的故事正象他的英文名称,Life of Pi,派的人生。李安给电影取的英文名字简单明了同时意义深刻,不用“奇幻”“漂流”等等华丽辞藻。正如哲人所说,真理往往非常简单。

派的故事就是“我”的故事,派的人生无限接近于“我”的人生。如果把整部电影按每几分钟间隔一下,那么,在每一个间隔里,我都可以看到它折射着我自己,折射着人生某一阶段某一完整的故事。这部电影我已经反复看了几遍,以后还会再看。

影片中有一个情节,尽管其背景是印度,但是学校的场景令人倍感亲切。童年派在教室的几块黑板上默写π小数点之后的无穷数,惊倒所有同学包括老师。派Pi的另一个符号是π,一个没有止境的无理数,它的近似值为3.14。小数点后面的数字越多π的数值越精确,但是一般只用到小数点后二十位。

宗教也是这样,我们只能更进一步地理解宗教,而不能变成宗教本身。

20132月初,我看了两部电影。一是《姜戈》,它展现了美国黑奴时代悲惨世界,结尾非常美国化:乐观高兴大胜利。另一个英语大片很无聊。主题垃圾情节荒谬,只有某些细节还算真实,外加几句台词,似乎是不经意间流露出的寥寥数语,说的是所谓的政治策略,无耻,但确是现实社会的真实写照。一部无聊的东西足以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令我对英语电影没有兴趣。

奥斯卡颁奖前夕,无奈地在电脑上看少年派。没想到是这样的一个电影,看完以后,我由衷地从内心深处喊出三个字:我的天!这种震撼的心灵冲击已经久久地久违了,记得上一次的震撼大约在二十年前。1987年年底抵达英国,几年待下来,酸甜苦辣疲惫之至,满怀抑郁回了趟中国。同学告诉我说一个人旅行很有意思,于是那年夏天,我一个人尝试着出发,去桂林。


在飞机上一路昏昏沉沉打盹,不知过了多久,朦胧中睁开眼睛看窗外,仿佛一道闪电一声雷鸣在我心里轰然迸发,直扑过来,赫然屹立在我面前的是一座座连绵不断峻美雄伟的山峰。我从小就爱爬山,在山脚下仰望山上,只能看见层层叠叠的树林;待到爬上山顶,鹰视鸟瞰一览众物小,汽车变成了火柴盒。但是肩并肩面对面与群山相互凝视,生平还是头一遭。飞机慢慢飞翔,群山也跟着我一起漫步。那种震撼感动永远铭刻于心,无以言表。那次旅行,使我真正认识到中国是我的母亲。